| 
			 实验室名称  | 
			
			 国家阻燃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 
			 实验室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  | 
			
			 面积(m²)  | 
			
			 4770  | 
		
| 
			 历史沿革情况及现有规模  | 
			
			 国家阻燃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必赢线路检测中心已有的火安全材料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阻燃材料检测中心、阻燃科学与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等条件,于2013年经科技部正式批准立项建设,是我国阻燃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中心分中关村校区、西山实验区两部分。  | 
		||
| 
			 方向和任务  |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围绕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火安全防护等国家需求以及阻燃材料的关键技术与重大工程难题,开展 “环保高效阻燃剂研究开发及应用”、“阻燃材料及加工技术”、“高温热防护材料和特种功能材料研发”、“材料及制品火安全评价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和工程化开发方向。  | 
		||
| 
			 仪器设备情况  |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各类实验设施、仪器设备100余台套,总固定资产价值近亿元。具有完善的试验手段、先进设备,以及工程化验证和成果孵化平台,阻燃剂、阻燃材料、耐高温和特种功能材料的中试开发条件成熟,具备了为国内外各类研发机构(高等院校、研究院所、生产企业)的工程开发、材料及制品的性能评价等提供技术支持的良好基础。  | 
		||
| 
			 实验队伍情况  | 
			
			 工程中心拥有结构合理、专业化程度高的实验队伍。  | 
		||
| 
			 实验教学及科研情况  |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学校相关学科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培养,实施从基础理论到应用研究再到工程化开发的阻燃方向的本科、研究生、博士后培养,在学科建设的同时为阻燃领域的高层次工程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提供不同层次、不同专题的知识、技能培训,完成高素质人才的输出。 面向本科生开设有实践选修课,面向研究生也开设有实践实验课程。 主持并承担有国家重大演示验证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专项、总装备部创新项目、预研项目、广东省产学研项目等,在阻燃高分子材料、特种功能高分子材料、新型阻燃剂和阻燃火安全评价等方向有突出成果。  | 
		||
| 
			 建设特色及成果  |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立足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技术开发、成果转化、技术转移和孵化为途径,通过自主创新和产学研结合,力争建设成为我国阻燃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重要影响力的阻燃材料工程技术创新研究、新产品新技术工程化开发、工程化成果转化辐射、社会服务和科技合作交流平台。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合作与交流广泛,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国际、国内的学术、技术交流会;依托阻燃科学与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积极开展了与美国、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等国家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国际影响力得以提升。  | 
		||
| 
			 实验室主任(职称)  | 
			
			 杨荣杰教授  | 
		||
| 
			 仪器设备负责人  | 
			
			 刘宜娜  | 
		||
| 
			 电话及邮件地址  | 
			
			 68912917, yrj@bit.edu.cn  | 
		||